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
网站首页 > 文案句子 > 弟子规第一章全文【346句精选】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【346句精选】

时间:2024-08-27 17:39:38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1、进必趋,退必迟,问起对,视勿移

2、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

3、恩欲报,怨欲望,抱怨短,报恩长

4、如果父母呼唤自己,应该及时应答,不要故意拖延迟缓;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,应该立刻动身去做,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。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,态度应该恭敬,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;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,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。

5、能亲仁,无限好,德日进,过日少

6、方读此,勿慕彼,此未终,彼勿起

7、第五章泛爱众

8、物虽小,勿私藏,苟私藏,亲心伤

9、人不闲,勿事搅。人不安,勿话扰。

10、若衣服,若饮食,不如人,勿生戚

11、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

12、在走路的时候,如果遇见了尊长,要立刻迎上去行礼问候,如果尊长一时还没有说什么,要退在一旁,恭恭敬敬地站着,等候教导或指示。自己骑着马行路,如果遇见长者要立刻下马;坐着车行路,如果遇见长者要下车,不要等长者一过去即刻上马或上车。要等长者走到百步以外,自己才上马或上车。如果年长的人站着,年幼的人就不可以坐下来,要等到年长的人坐下后让你坐下来,这时你才可以坐。

13、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

14、闻过怒,闻誉乐,损友来,益友却

15、彼说长,此说短,不关己,莫闲管

16、这句话的意思:《弟子规》这部书是根据圣人的教诲编写的,不是凭空杜撰的。这里的圣人指孔子。因为在《论语学而篇》中,孔子说: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

17、身有伤,贻亲忧,德有伤,贻亲羞

18、兄长要友爱弟妹,弟妹要恭敬兄长;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,父母自然欢喜,孝道就在其中了。轻财重义,怨恨就无从生起;言语上包容忍让,忿怒自然消失。不论饮食用餐,或就坐行走;都要年长者优先,年幼者在后。长辈呼唤别人,应该立即代为传唤和转告。

19、唯德学,唯才艺,不如人,当自励

20、骑下马,乘下车,过犹待,百步余

21、冬则温、夏则清、晨则省、昏则定

22、第三章章谨

23、朝早起,夜眠迟,老易至,惜此时

24、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

25、扬人恶,即是恶。疾之甚,祸且作。

26、勿自爆,勿自弃,圣与贤,可驯致

27、话说多,不如少。

28、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

29、不亲仁,无限害,小人进,百事坏

30、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,书的内容采用《论语》"学而篇"第六条"弟子,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"的文义,列述弟子在家、出外、待人、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。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,并改名为《弟子规》。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31、所以,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,不要经常搬家,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。事情虽小,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;擅自行动造成错误,让父母担忧,有失做子女的本分。自己有什么东西,就算很小,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。

32、现在的修学,最困难的是没有扎根,疏忽了根本,所以我们很用功,学了多少年还是没有效果,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儒释道这三个根,我们要想成就不能不扎根。

33、房室凊,墙壁净,几案洁,笔砚正

34、泛爱众,而亲仁,有余力,则学文

35、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

36、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

37、亲有过、谏使更、怡吾色、柔吾声

38、来到了山里,父亲把爷爷放下就要离开。孙元觉一声不吭地背起抬爷爷的竹筐,父亲不明白他的意思,孙元觉说:“等到你老了,就能用上它了。”父亲一听,大吃一惊,最终改变了主意,又把爷爷接回了家。

39、勿谄富,勿骄贫,勿厌故,勿喜新

40、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

41、亲有疾,药先尝,昼夜侍,不离床

42、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

43、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

44、弟子规,圣人训,首孝悌,次谨信

45、将要入门之前,应先问:“有人在吗?”进入客厅之前,应先提高声音,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。屋里的人问:“是谁呀?”,应该回答名字;若回答:“是我”,让人无法分辨是谁。想用别人的物品,应该明明白白向人请求、以征得同意。

46、待婢仆,身贵端。虽贵端,慈而宽。

47、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

48、亲爱我,孝何难,亲恶我,孝方贤

49、《弟子规》到底是一本什么书?我们要不要学?首先,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,可能大家都会说,《弟子规》是一本儿童启蒙读物,那是小孩子学的知识,成人不适于学,是的《弟子规》是一本儿童读物,而把《弟子规》完全作为儿童启蒙书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,《弟子规》不仅是一本启蒙书,还是一本学习《四书五经》的浓缩本,也是一本规范人们行为的书。

50、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

51、再请父亲去睡;冬天,天寒地冻,黄香每天先钻到父亲冰凉的床上,用身体温热被子后,再扶父亲上床。黄香小小的年纪,就有这样的孝心,也使他做人、求学上有所成就,后来,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。

52、读书法,有三到,心眼口,信皆要

53、勿谄富,勿骄贫。勿厌故,勿喜新。

54、大家都坐着的时候,长辈站起来时,晚辈也应该站起来;大家都坐着的时候,又一个长辈进来了,晚辈也应该立即站起来,以示尊敬。长辈坐定以后,晚辈应该等长辈示意自己坐下时,才可以坐。在尊长跟前与尊长说话,或者在尊长跟前与别人说话。

55、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

56、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

57、父母呼、应勿缓、父母命、行勿懒

58、果仁者,人多畏,言不讳,色不媚

59、见人善,即思齐。

60、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61、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

62、【解释】不论饮食用餐,或就坐行走;都要年长者优先,年幼者在后。

63、总  叙

64、纵去远,以渐跻。

65、zhāoqǐzǎoyèmiánchílǎoyìzhìxīcǐshí

66、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

67、冠必正,纽必结,袜与履,俱紧切

68、长者坐,命乃坐。

69、niánfāngshàowùyǐnjiǔyǐnjiǔzuìzuìwéichǒu

70、进入无人的房间,也应该像进入有人的房间一样,不可以随便。做事的时候,即使再紧迫,也不要慌慌张张,因为忙中容易出错;不要畏惧困难,也不要草率行事。打斗、、等不良场所,绝对不要接近;对邪僻怪事,不要好奇过问。

71、服装穿着重在整洁,不在多么华丽;一方面应该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,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家庭实力量力而行。对待饮食,不要挑挑拣拣,嫌这嫌那;饮食吃饱吃好就行,不要过分追求美食,三餐只需吃个八分饱即可,避免过量,危害健康。

72、道人善,即是善,人知之,愈思勉

73、才大者,望自大。人所服,非言大。

74、或饮食,或坐走,长者先,幼者后

75、路遇长,疾趋揖,长无言,退恭立

76、事诸父,如事父,事诸兄,如事兄

77、出则告,反必面,居有长,业无变

78、见未真,勿轻言。

79、不要故意发出声响;拐弯的时候,应该绕大点圈,不要直楞楞的贴着墙角或者直角拐,这样就不会撞到物品的棱角,以致受伤,也不会因为有人在拐角处突然出现而撞在一起。拿空器具的时候,应该像拿着里面装满东西的器具一样,端端正正,不要甩来甩去,不然会显得很轻浮。

80、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

81、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

82、才大者,望自大,人所服,非言大

83、刻薄语,秽污词,市井气,且戒之

84、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

85、我认为,《弟子规》虽然算不上国学经典,但是属于童蒙读物。也就是说,这本书是为古代小朋友学习经典打基础的。在现代,《弟子规》对儿童的初期教育起到积极的启迪作用。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教育儿童,通俗易懂易记,教育儿童怎样成为一个善良的人,初步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。

86、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

87、yīguìjiébúguìhuáshàngxúnfènxiàchènjiā

88、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

89、父母去世之后,守孝三年,经常追思、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;生活起居,戒酒戒肉。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,不可铺张浪费;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;对待去世的父母,要像生前一样恭敬。

90、路上遇见长辈,应恭敬问好行礼;如果长辈没有说话,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,等待长辈离去。如果遇见长辈时,自己是骑马或乘车,应下马或下车问候;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,方可续行。长辈站着的时候,晚辈不应该坐着。具体是长辈坐下前,晚辈不应该先坐。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91、少年未成,不可饮酒;酒醉之态,最为丑陋。走路步伐从容稳重,站立要端正;上门拜访他人时,拱手鞠躬,真诚恭敬。不要踩在门槛上,站立不要歪斜,不要依靠在墙上;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,腿不可乱抖动。进出房间揭帘子、开关门的时候,应该动作轻缓。

92、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

93、执虚器,如执盈,入虚室,如有人

94、其内容采用《论语》学而篇第六条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的文义以三字一句,两句一韵编纂而成,分为五个部份加以演述;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、出外、待人接物、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,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。

95、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

96、yòngrénwùxūmíngqiútǎngbùwènjíwéitōu

97、人不闲,勿事搅,人不安,勿话扰

98、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

99、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

100、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

101、应该低声细气,不应该咋咋呼呼;但声音太低,交头接耳,窃窃私语,尊长听不清楚,也不合适。到尊长面前,应快步向前;退回去时,稍慢一些才合礼节;长辈问话时,应该站起来回答,而且应该注视聆听,不应该东张西望。

102、列典籍,有定处,读看毕,还原处

103、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

104、儒释道三家的根,我们要从这里扎根,不扎根怎么行?学习这么多年没有成就,原因在哪里?没根。现在明白、觉悟了,真正忏悔,现在扎根还是来得及。

105、冬则温,夏则凊,晨则省,昏则定

106、《弟子规》,一般的人听到“弟子"二字,就会错误的认为,这是学生用词。其实“弟子"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谦称。。"弟子"即学生、子弟之义,人人都为人子女,人人都为人弟子,所以,"弟子"涉及到所有的人,"弟子"不是指小孩,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。"规"就是做人的道理,行为的规范:"规"也是会意字,左边一个"夫",右边一个"见",叫大丈夫的见解。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,也就是人生的真理,来做事、来处事待人的规则、规举。"弟子"在家指孩子,在学校指学生,在公司指员工,在单位指下一级,在社会中,指公民。

107、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

108、墨磨偏,心不端,字不敬,心先病

109、善相劝,德皆建,过不归,道两亏

110、将入门,问孰存,将上堂,声必扬

111、过犹待,百步余。

112、二、弟子规的含义:

113、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

114、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,并改名为《弟子规》。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,共有360句、1080个字,三字一句,两句或四句连意,合辙押韵,朗朗上口;全篇先为“总叙”,然后分为“入则孝、出则悌、谨、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”七个部分。

115、对饮食,勿捡择,食适可,勿过则

116、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

117、guānbìzhèngniǔbìjiéwàyǔlǚjùjǐnqiè

118、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

119、惟其是,勿侫巧。

120、晨必盥,兼漱口,便溺回,辄净手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121、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

122、缓揭帘,勿有声,宽转弯,勿触棱

123、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

124、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

125、如果那个人不在,或者找不到那个人,应该及时告知长辈。称呼尊者长辈,不应该直呼其姓名;在尊者长辈面前,应该谦虚有礼,见到尊者长辈有所不能,帮助可以,但不应该故意炫耀自己的才能,故意显示自己比尊者长辈强。

126、谏不入,悦复谏,号泣随,挞无怨

127、置冠服,有定位,勿乱顿,至污秽

128、泛 爱 众

129、zhìguānfúyǒudìngwèiwùluàndùnzhìwūhuì

130、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

131、jiāngrùménwènshúcúnjiāngshàngtángshēngbìyáng

132、它教育儿童要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姐妹,谨言慎行、信守承诺,多学多问,博爱大众。《弟子规》含有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,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孩子的文化修养,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正面的初期的启蒙教育作用。一直以来,文化界对《弟子规》的评价非常的两极化。它的支持者认为这本书是国学经典,是古圣先贤的教诲。反对者则认为,《弟子规》水平低下,宣扬盲目服从,拿来教现代的孩子和成人是有害无利。

133、再告诉诸位,自古以来,世世代代出家的这些祖师大德们、在家的这些高士们、真正有成就的这些居士,这三个根都非常牢固。我们今天对这个根疏忽了,我们学佛不能成就,毛病就出在这里。所以要知道,这三种东西不是念的、不是背的、不是讲的,要照做。

134、亲所好,力为具,亲所恶,谨为去

135、《弟子规》是一本只有一千来字的小册子。但是儒家思想的孝悌、谨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的思想,在《弟子规》里有明确的行为规范。那么它的作者是谁呢?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“秀才”,名叫李毓秀。他也不是什么名家、大家,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。如果是个大人物,我们翻开史书一看就知道。这位李夫子获得的最学位“秀才”。举人没有考上,进士更跟他没关系。他的主要活动干什么呢?大家知道,秀才能干什么?“教书”秀才只能当孩子王,开办私塾。那么他为什么他能写出去“弟子规”呢?这位李夫子学位不高,学历以也不高。但是他用毕业的精力研究《大学》《论语》《中庸》等。我们知道,过去有好多科举失败者,往往在某个领域里是个很棒的人才,李毓秀就是。

136、行高者,名自高,人所重,非貌高

137、董遇巧用三余

138、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

139、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

140、《弟子规》共有360句、1080个字,三字一句,两句或四句连意,合辙押韵,朗朗上口。全篇先为"总叙",然后分为"入则孝、出则弟、谨、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"七个部分。李毓秀根据传统对儿童启蒙教育的要求,同时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,写成了《训蒙文》,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,改名《弟子规》。我们成人来学习《弟子规》还有一个作用,就是自己学好了,做到了,才能把孩子教育好,培养好。俗话说"教儿教女先教己",要把儿女教好,首先要提升自己,自己先学好,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。讲了这么多的《弟子规》,你说我们成人要不要学习《弟子规》呢?针对当今社会人心浮躁、道德缺失底线的现象,人们自然希望从传统文化典籍中寻找拯救的力量。特别是儒家的孝道观念,作为维系个人与家庭关系的基本伦理规范,依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道德标尺。《弟子规》主要讲述儒家的伦理观念和弟子规范,也可以成为今天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读本。但要理解《弟子规》的意义,必须将其放置在朱熹理学的体系之中。

141、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

142、可是在冬天,哪里有竹笋呢?孟宗急得大哭起来。他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在雪地上,眼泪融化了雪,地上长出了嫩绿的笋。他赶紧把挖出来,回家做了一碗笋汤,孟母喝了汤,病就全好了。

143、凡出言,信为先,诈与妄,奚可焉

144、从前,楚国有个叫孟宗的孝子,对母亲照顾得十分周到。一年冬天,非常寒冷,孟母突然病了,什么也不想吃,孟宗很着急地问:“娘,你想吃什么?”孟母说:“我只想喝一碗新鲜的笋汤。”孟宗听完,马上跑到屋后的竹园,四处挖掘,希望能找到竹笋。

145、心有疑,随札记,就人问,求确义

146、年方少,勿饮酒,饮酒醉,最为丑

147、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

148、弟子规,圣人训。

149、对待父辈祖辈,如养父,姑父,姨父,叔父,舅父,岳父,祖父,外祖父,曾祖父,外曾祖父等等长辈,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般孝顺恭敬;对待兄辈,如堂兄,表兄,族兄等兄长,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同胞兄长一样友爱尊敬。

150、用人物,须明求,倘不明,即为偷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151、huǎnjiēliánwùyǒushēngkuānzhuǎnwānwùchùléng

152、原文解:家里有好吃的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满足,更应该考虑到长辈。水果或菜肴也都要和长辈一起分享,不能吃“独食”。(推而广之:亲所恶谨为去)父母亲不喜欢的东西,或者我们自身而不好的习惯,都要把它去除掉。

153、财物轻,怨何生,言语忍,忿自泯。

154、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

155、第一章入则孝

156、己有能,勿自私。人有能,勿轻訾。

157、市井气,切戒之。

158、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

159、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

160、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

161、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

162、亲有过,谏使更,怡恶色,柔吴声

163、父母教,须敬听,父母责,须顺承

164、儒的根是《弟子规》,道的根是《太上感应篇》,佛的根是《十善业道经》,你要把它做到,那你就有根。你有这三教的根,无论学哪个法门,无论学哪部经教,肯定有成就。成就大小在乎你自己用功的勤惰,你要是发愤勇猛精进,成就就大;如果是懈怠懒散,当然你成就就比别人差。

165、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

166、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

167、衣贵洁,不贵华,上循分,下称家

168、勿践阈,勿跛倚,勿箕踞,勿摇髀

169、《弟子规》第一句经文是:

170、wùjiànyùwùbǒyǐwùjījùwùyáobì

171、势服人,心不然。理服人,方无言。

172、道人善,即是善。人知之,愈思勉。

173、《弟子规》第九内容主要讲信—关于诚信。具体内容:凡出言,信为先。

174、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

175、首先,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弟子规。《弟子规》原名《训蒙文》,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,其内容采用《论语》"学而篇"第六条"弟子,入则孝,出则弟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"的文义,列述弟子在家、出外、待人、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。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,并改名为《弟子规》。《弟子规》共有360句、1080个字,三字一句,两句或四句连意,合辙押韵,朗朗上口;全篇先为"总叙",然后分为"入则孝、出则弟、谨、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"七个部分。学《弟子规》,一般的人听到"弟子",他会有错误的认知,觉得是谁学的?小孩学的。其实这个"弟子"不是指小孩,弟子是指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。北京弟子规教育培训中心邓卫东老师指出,"弟子"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:在家指孩子;在学校指学生;在公司指员工;在单位指下一级;在社会中,指公民。规"也是会意字,左边一个"夫",右边一个"见",叫大丈夫的见解。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,也就是人生的真理,来做事、来处事待人。

176、《弟子规》是清朝康熙年间著名学者、教育家,山西新绛县人李毓秀编写的少儿启蒙读物,和流传甚广的同样是少儿启蒙读物《三字经》等的不同,它主要是指导儿童如何做人的书。书中对在家庭中生活中怎样做到孝顺父母,兄弟姐妹怎样和睦相处,出外怎样对人彬彬有礼,以及一个人的言语行动方面应注意什么,交什么样的朋友,如何读书等都做了详尽的指导

177、宽为限,紧用功,功夫到,滞涩通

178、闻誉恐,闻过欣,直谅士,渐相亲

179、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

180、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181、duìyǐnshíwùjiǎnzéshíshìkěwùguòzé

182、财物轻,怨何生,言语忍,忿自泯

183、奸巧语,秽污词。

184、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

185、前三章的内容:

186、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

187、凡道字,重且舒。

188、dòunàochǎngjuéwùjìnxiépìshìjuéwùwèn

189、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

190、苟轻诺,进退错。

191、事非宜,勿轻诺,苟轻诺,进退错

192、将加人,先问己。己不欲,即速已。

193、待婢仆,身贵端,虽贵端,慈而宽

194、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、道德观念混杂的环境中,通过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,无论是儒家的君子规范,还是道家的返璞归真、佛教的内在修行,都可以约束个人的内心以及外在行为,激发向善力量,提升精神境界,抵抗世俗世界的污染。目前的小学教育体制中缺少基本的“修身”科目,从童蒙养正的角度,让儿童阅读《弟子规》也是有意义的。但是,对童蒙读物的价值应该参照历史,加以辨析,不能过分拔高。特别要看清楚当今大众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,其声势是史无前例的。这会有意无意地对普通读者造成误导,以为凡是被大众媒体关注的,就是更有价值的(就是“国学经典”),就应该跟风而动,于是人云亦云,炒作愈烈,声浪愈高,反而使人们失去了理性的思考和质疑精神,可以说大众媒体本身的传播方式也改变了“国学”的含义。

195、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

196、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

197、所以,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,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。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,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。所以,应该谨言慎行,不要让自己的名声和德行无端受损,更不要去做那种伤风败俗,自污名声,自贱德行的事情。

198、话说多,不如少,惟其是,勿宁巧

199、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

200、丧礼尽,祭尽诚,事死者,如事生

201、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

202、相关典故:

203、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

204、一、弟子规原名《训蒙文》,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。

205、斗闹场,绝勿近,邪僻事,绝勿闻

206、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

207、己有能,勿自私,人所能,勿轻訾

208、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

209、无心非,名为错,有心非,名为恶

210、人问谁,对以名,吾与我,不分明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211、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,如果私藏东西,即使自己很谨慎,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,那时父母会伤心。父母喜欢的事情,应该尽力去做;父母厌恶的事情,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。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,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。

212、凡道字,重且舒,勿急疾,勿模糊

213、善相劝,德皆建。过不规,道两亏。

214、扬人恶 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

215、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

216、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

217、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

218、知未的,勿轻传。

219、弟子规共分为五个部分,首章为“总叙”,正文分别为“入则孝,出则悌”、“谨而信”、“泛爱众,而亲仁”、“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”和“圣人训”

220、不关已,莫闲管。

221、路遇长,疾趋揖;

222、扩展资料:

223、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

224、丧三年,常悲咽,居处变,酒肉绝

225、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

226、rénwènshuíduìyǐmíngwúyǔwǒbùfēnmíng

227、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

228、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,不要当面顶撞。冬天天气寒冷,在父母睡觉之前,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,夏天天气酷热,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;早晨起床后,应该先探望父母,向父母请安问好;到了晚上,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,再入睡。

229、入 则 孝

230、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

231、如果自己认为父母有过错,应该努力劝导父母改过向善,以免父母铸成更大的错误,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;不过要注意方法,劝导时应该和颜悦色、态度诚恳,说话的时候应该语气轻柔。如果自己劝解的时候,父母听不进去,不要强劝,应该等父母高兴的时候再规劝。

232、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

233、bùcōngrónglìduānzhèngyīshēnyuánbàigōngjìng

234、长无言,退恭立。

235、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

236、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

237、事非宜,勿轻诺。

238、《弟子规》主要讲述的是古代“小学”层面的礼仪规范,而在家庭伦理中“事亲”是最为重要的,从“父母呼”开始,到“亲所好”、“亲有过”、“亲有疾”等等,都有详细的规范。教育孩子孝敬父母,其作为古代礼教的基础内容是可以理解的。但在今天看来,其中有的规范是不近人情也是不能效仿的。例如,“挞无怨”一句,出自《礼记·内则》,晚清罗泽南《小学韵语》解释:“三谏不听则号泣以随之,亦以感动亲心,庶几或听也。”这已经略去了“父母怒不悦而挞之流血”的意思。今天却有“美绘国学启蒙读本”为此配上卡通,表现父亲举手要责打孩子而孩子委屈抹泪的样子;有的版本还增加古代孝子忍受父母责打的故事作为解说,这种宣扬严苛礼教的内容,即使是与民国时期的增补本《弟子规》相比也是一种倒退。民国新式小学建立后,有的国语、修身教科书中保留了“孝亲”和弟子日常规矩等属于朱熹“小学”教育的内容。民间书坊刊刻的《弟子规》则通过新增插等方式,来拼接西学知识,例如,一种版本针对“天同覆,地同载”两句,插入了一张“天覆地载”,竟然是半个地球。这说明在新式小学建立后,《弟子规》是主要在乡间义学中流传的儒家通俗读物,其文本形式也是可以改编的。

239、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

240、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241、尊长前,声要低,低不闻,却非宜

242、不力行,但学文,长浮华,成何人

243、别跟父母顶撞,徒惹父母生气,还达不到规劝的效果;如果父母不听劝,又哭又闹,就暂时顺从父母;如果把父母劝恼,生气责打自己,不要心生怨恨,更不要当面埋怨。父母亲生病时,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;应该尽力昼夜服侍,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。

244、凡是人,皆须爱,天同覆,地同载

245、这里介绍一下《弟子规》作者李毓秀的情况:李毓秀(1647-1729)字子潜,号采三。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,生于清代顺治年间,卒于雍正年间,享年83岁。李毓秀是清初著名学者、教育家。李毓秀的人生经历平实,性情温和豁达,因而缺少传奇故事。史料记载,在年轻的时候,李毓秀师从同乡学者冰壑,游学近二十年。科举不中后,就放弃了仕进之途,终身为秀才,致力于治学。精研《大学》《中庸》,创办敦复斋讲学。来听课的人很多,门外满是脚印。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,十分佩服他的才学,被人尊称为李夫子,他的著作还有《四书正伪》、《四书字类释义》、《学庸发明》、《读大学偶记》、《宋孺夫文约》、《水仙百咏》等。

246、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意思是.弟子规这本书,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.首先在日常生活中,要做到孝顺父母,友爱兄弟姊妹.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,要讲信用.

247、见未真,勿轻言,知未的,勿轻传

248、学习要利用三余,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:冬天是一年之余,晚上是一天之余,雨天是平日之余。人们听了,恍然大悟。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,以提高自己的水平。

249、【解释】轻财重义,怨恨就无从生起;言语上包容忍让,忿怒自然消失。

250、第十一章

251、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

252、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

253、兄道友,弟道恭,兄弟睦,孝在中

254、早上应该早起,晚上不应该过早睡;因为人生易老,所以应该珍惜时光。早晨起床,务必洗脸梳妆、刷牙漱口;大小便回来,应该洗手。穿戴仪容整洁,扣好衣服纽扣;袜子穿平整,鞋带应系紧。放置衣服时,应该固定位置;衣物不要乱放乱扔,以免使家中脏乱差。

255、步从容,立端正,揖深圆,拜恭敬

256、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

257、第一句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意思是.弟子规这本书,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.首先在日常生活中,要做到孝顺父母,友爱兄弟姊妹.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,要讲信用.【介绍】《弟子规》,原名《训蒙文》,据国学学者王俊闳考证: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。其内容采用《论语》“学而篇”第六条的文义,列述弟子在家、出外、待人、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。

258、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

259、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

260、【解释】兄长要友爱弟妹,弟妹要恭敬兄长;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,父母自然欢喜,孝道就在其中了。

261、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

262、称尊长,勿呼名,对尊长,勿见能

263、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

264、骑下马,乘下车;

265、长呼人,即代叫,人不在,己即到

266、但力行,不学文,任己见,昧理真

267、长者立,幼勿坐;

268、兄道友,弟道恭,兄弟睦,孝在中。

269、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

270、第四章章信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271、凡是人,皆须爱。天同覆,地同载。

272、出门前,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,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,担忧记挂;回到家,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,报个平安;虽然子女有出息,父母会高兴,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,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,一生没有灾秧。

273、虽有急,卷束齐,有缺损,就补之

274、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

275、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

276、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

277、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

278、非圣书,屏勿视,蔽聪明,坏心志

279、东汉时期,有个叫黄香的孩子,母亲去世后他和父亲相依为命。黄香虽然很小,但却知道孝敬父亲。夏天,酷暑难耐,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,黄香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。

280、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

281、勿急疾,勿模糊。

282、shìwùmángmángduōcuòwùwèinánwùqīnglüè

283、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

284、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

285、事务忙,忙多错,勿畏难,勿轻略

286、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

287、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

288、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,并改名为〈弟子规〉,是启蒙养正,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,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。

289、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

290、出 则 弟

291、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

292、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

293、行高者,名自高。人所重,非貌高。

294、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

295、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

296、在取得鹿乳的过程中,有一次,一个猎人误认披着鹿皮的郯子是鹿,正要射他,郯子赶紧大叫,并将实情相告,猎人被他的孝心感动,护送郯子出山,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大家。从此国君鹿乳奉亲的孝顺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。

297、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

298、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

299、jièrénwùjíshíhuánhòuyǒujíjièbùnán

300、第二章出则悌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301、人有短,切莫揭。人有私,切莫说。

302、zhíxūqìrúzhíyíngrùxūshìrúyǒurén

303、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

304、事虽小,勿擅为,苟擅为,子道亏

305、有的内容太迂腐,作家闫红说它是“国学糟粕”。建议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好书上,读读《诗经》《论语》《庄子》《古诗十九首》唐诗宋词、四大名著。

306、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

307、势服人,心不然,理服人,方无言

308、诈与妄,奚可焉。

309、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

310、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

311、同是人,类不齐,流俗众,仁者希

312、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

313、余 力 学 文

314、人有短,切莫揭,人有私,切莫说

315、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,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;父母对我们态度不好,批评我们,埋怨我们,或者恶声恶气,厌恶我们,憎恨我们,打骂我们,甚至动刀动枪杀害我们,还能对父母心存孝意,才是难能可贵。

316、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

317、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

318、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

319、朱熹《小学序》讲述了小学教育的意义:“古者小学,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;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。皆所以为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之本。”可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是相互联系的,但修身是根本。“蒙以养正”的儿童教育,不仅是要学习为人弟子的规范,更包含着从个人到家庭、从治国到平天下的“类推”关系。《弟子规》在“总叙”中列出“首孝悌,次谨信,泛爱众,而亲仁”正是遵循“圣人训”而来的,将这些抽象的概念落实到言行举止的具体规范,不仅可以使儿童身体力行,还可以培养类推的思维,表达了儒家对童蒙教育的深层用意。这种类推思维涉及各种伦理关系,即使在当今,个人注重修身立德,又能推己及人,必然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,改善社会风气。但是,在当今的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中,“事亲”之孝行不能推及“事君”之忠(有人解释“君”是“领导”)。而且,《弟子规》仅仅是童蒙读物,主要讲的是为人子弟(“为子当孝,为弟当悌”,对女子另有《女诫》《女论语》等读本)的规矩,不可能完整阐释中国儒家文化的精髓,也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体系,所以,不宜将《弟子规》的价值推及各个层面。

320、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

321、这章经文就是《弟子规》一书的总纲,《弟子规》一书就是这章经文贵穿下来的。

322、chénbìguànjiānshùkǒubiànniàohuízhéjìngshǒu

323、春秋时,有个叫孙元觉的孩子,十分孝顺长辈,可他的父亲对祖父极不孝顺。有一天,父亲要把病弱的祖父扔到深山里去。孙觉元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,恳求他不要这样做。可是父亲却哄骗他:“爷爷年老了,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。”

324、凡取与,贵分晓。与宜多,取宜少。

325、借人物,及时还,人借物,有勿悭

326、彼说长,此说短。

327、过能改,归于无,倘掩饰,增一辜

328、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

329、谢谢邀请!关于《弟子规》这个小册子对小编“芒砀赤子”来说并不陌生,因为小编目前的主要就是复兴、推广、传承华夏优秀传统文化,小编与小编的团队也曾免费办过几期国学讲座,其中“芒砀赤子”主讲弟子规》。

330、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

弟子规第一章全文

331、弟子规是圣人孔子的教诲,首先教育我们孝顺父母、友爱兄弟姐妹,其次是谨言慎行、信守承诺。博爱大众,亲近有仁德的人。学好自己的思想道德之后,有多余精力,就应该多学多问。

332、郯子,春秋时郯国国君。古代的一位大孝子,父母年纪大了,都患眼疾,很想吃鹿乳。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,便披着鹿皮,去深山想尽办法混入鹿群之中,终于有一天,他得到鹿乳,带回家让父母喝了。

333、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,形式为三字韵语,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,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。

334、如果没有询问主人意愿,或者问了却没有征得主人同意,而擅自取用,那就是偷窃行为。借人物品,应该及时归还;以后若有急用,再借不难。

335、扬人恶,即是恶,疾之甚,祸且作

336、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

337、今天小编“芒砀赤子”就和大家一起了解《弟子规》这本书。

338、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

339、凡取于,贵分晓,与宜多,取宜少

340、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。自幼生活贫苦,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。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,就坐下来读书学习,所以知识很渊博,人们很佩服他。名声也越来越大。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,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。董遇告诉他们说:冬者,岁之余;夜者,日之余;阴雨者,时之余。

341、将加人,先问己,己不欲,即速已

342、恩欲报,怨欲忘。抱怨短,报恩长。

343、鹿乳奉亲

344、或饮食,或坐走,长者先,幼者后。

345、长者立,幼勿坐,长者坐,命乃坐

346、。弟子规的核心内容是关于为人子弟在家、外出、待人、接物、处世、求学时应有的礼仪规范1。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包括孝悌、谨信、泛爱众而亲仁、有余力则学文等方面,其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对待父母、如何待人接物、如何处世等方面的规范2。